通过安装在楼道里的水表,独居老人的安全指数可大大升级。“水表”和“老人”看似没有关联,但在“一网统管”平台,隐藏背后的逻辑清晰可见——当独居老人家中超过12小时用水不足0.01立方米时,系统会判断老人家中有事,并及时向居委会预警。(12月10日澎湃新闻)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截至2018年底,全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7.9%,中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。一些老年人体弱多病,需要人照顾,而年轻人外出务工或是在别处定居十分常见,让独居老人、空巢老人等问题迫在眉睫。
街道将智能水表和门磁的终端接入“一网统管”平台,对独居老人予以“智能守护”,有助于解决独居老人看护难的问题。日前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》,对服务性行业提出“适老化改造”的明确要求。安装在独居老人家中的智能水表,正是适老化改造的一个成功范例,有助清除独居老人生活安全的养老痛点。
推进适老化改造,更好地为科技“赋能”,多进行服务创新,多一些细心与暖心,才能更好保护老年人的安全,让老年人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。解决独居空巢老人的照护难题,将敬老爱老融入社会治理,提升老龄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,有利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。(戴先任)
来源:湖北日报